国产午夜男女无遮挡拍拍视频_曰韩av无码一本二本三本_亚洲中文字幕久爱亚洲伊人_国产午夜激情视频

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非遺 > 民俗館 > 傳承故事

羅布扎西:湘河岸邊“絕技老人”

2015年05月14日 16:37    記者 巴喬
分享到:    

  在日喀則地區(qū)南木林縣境內,緩緩流淌著一條美麗的河——湘河。湘河岸邊,有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始終堅守著傳承、發(fā)揚民族優(yōu)秀手工技藝的信念——他就是南木林縣南木林鎮(zhèn)雪堆村84歲的羅布扎西老人。

  羅布扎西老人的父輩曾是謝通門縣一帶有名的銀匠。7歲時,他就在父輩的教導下練習傳統(tǒng)繪畫技法。他先后學習了佛像線描、風景線描、佛教各教派塑像的畫法,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取得了不俗成績。后來他又開始學習金銀銅器加工,制作各種佛教塑像、宗教用具和當地群眾生活用品。

  西藏民主改革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后,羅布扎西老人的絕技又有了用武之地。他開始把耕地租給別人,專心生產各種金銀銅器。老人制作的這些金銀銅器在區(qū)內供不應求,有些精品宗教器具還遠銷印度、尼泊爾等國。

  隨著制作實踐機會的增多,羅布扎西老人的絕技也漸入佳境。他制作的金銀飾品“喀吾”獲得了西藏第一屆民族手工藝品展覽金獎;銅像作品“佛陀”獲得了日喀則地區(qū)民族手工藝品優(yōu)秀作品獎。現在,老人的兒子堅贊群覺以及孫子群覺、格桑羅布、羅追等人也得到了他的真?zhèn)鳌?/p>

  據日喀則地區(qū)群眾藝術館工作人員次仁班覺介紹,歷史上,佛教藝術向西藏大規(guī)模的傳入,對西藏雕刻雕塑藝術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千多年來,這種技藝逐步融合內地、印度、尼泊爾風格,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寺院、民間工藝美術。眾多民間藝人在繼承本土技藝和不斷吸取多元文化和藝術精華的基礎上,使得我們藏民族傳統(tǒng)技藝在傳承中得到發(fā)揚光大。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