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好生評選過程中,所暴露的問題并不少見;而取消三好生評選,類似呼聲也經(jīng)常耳聞。相較此前的“雷聲大,雨點小”,這次北京該小學動真格了。但遺憾的是,該試點目前只是可能獲批,且暫不在更大范圍內推廣。更重要的是,看似刮骨療傷的舉動,仍隱喻著對狙擊不公的無力感。
就像該校校長李烈所說,三好生的評選,在操作中存在弊大于利的病癥。但其陳述的理由則是,人為限制比例與教育方針相悖。而就我看來,最為主要的原因在于,三好生評選中存在的帶病操作,漸與其設立的初衷背道而馳,成為了各種利益博弈的權力場,從而損壞了應有的公平及公正。
既然該評選已淪落了,那么就應以壯士斷腕的決絕,讓其被難以匹配的時代淘汰。但讓人遺憾的是,該校的試點其實是擴大而變相的三好評選。其評價標準即便再繁復,都難逃誰掌握了程序,誰就控制了結局的命運。因此,這只是貌似突破舊有格局,重新確定并建立權力尋租新秩序而已。
改革原有評選是需要勇氣的,這點毫無疑問。但當變革所提供的參考舉措,只是換湯不換藥時,個人以為,還不如對原有三好評選制度,進行完善和修訂。畢竟其在運行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弊端及優(yōu)勢,已變成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這樣所付出的改良成本,當然會更為順暢而相對節(jié)儉。
就像有些校長所認識到的那樣,導致三好生評選變味的最大弊病在于功利化,如果三好生僅為榮譽而不賦予掛鉤升學等待遇,三好生評選也能發(fā)揮應有的激勵價值。這其實更充分地說明,大家心知肚明,早就認識到弊端,但卻缺乏改變既有利益格局的勇氣,說得再好都不如丁點實際行動。
狙擊三好評選中的不公,并非僅僅從形式上進行揚棄就能達到。而應從實質上著手:讓其脫離唯升學為開道指向的功利目標,切實成為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手段。當然,也就不應打著“賞識教育”的幌子,讓更多人在制度設計缺陷中,找到有利可圖的尋租路徑,那將更嚴重地損害更多人利益。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